家门口再添"上海医院"!就在......

南通资讯发布 2021-04-21 09:51:2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天(1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签约揭牌活动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南通百姓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迎来重大进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市委副书记、南通创新区党工委书记沈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睦,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揭

今天(1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签约揭牌活动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南通百姓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迎来重大进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市委副书记、南通创新区党工委书记沈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睦,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揭牌。

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仁济医院签署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战略合作协议。

王晖在致辞时说

医疗卫生是沪通两地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双方互动频繁、合作密切。特别是作为沪通两地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家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和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自2017年签订框架协议以来,合作顺利、效果良好。在上海仁济医院的指导帮助下,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今天,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签约揭牌,这既是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和上海仁济医院拓展提升前期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落地转化的实际行动,必将有力助推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让更多南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也为沪通深化医疗合作、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树立样板。希望以此次签约揭牌为契机,在全面落实协议、全力推进医院建设的同时,与上海交大以及交大医学院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谱写校地、院地合作新篇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夏强说

近年来仁济医院积极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优质的医疗服务能力,主动融入长三角卫生事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年来,仁济医院与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积极对接,在双方共同努力和推进下,合作建设成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初见成效,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今后我们将携手并进,成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通过共享医疗资源、联合人才培养、打造科研平台等举措,对标一流,同质管理,全方位提升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的学科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我们一定不辜负南通市委市政府、南通人民对我们的期待,秉承仁术济世初心,践行人民健康使命,为南通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温度、更加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努力打造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标杆,创造长三角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根据协议,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新院)建成后,我市将聘请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管理和临床专家团队,采取“全面合作、委托管理”模式,与上海本部实行同质化管理。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新院)增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牌子。计划通过5-10年的运营发展,将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新院)建成省内一流、苏中先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双方将在南通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新院)共同打造4个科研延伸平台和4个临床分中心。

市政府副市长赵闻斌、秘书长凌屹参加活动。

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新院建设以人为本提升就医体验

市一院新院(仁济南通医院)坐落在世纪大道南侧、通富北路东侧,于2017年10月30日破土动工,其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患者的出行便利:靠近高架出入口、坐拥地铁一号线站点,地下通道直通医疗区……

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设计床位2600张,停车泊位4400个,拥有屋顶停机坪……毫无疑问,如此规模的新院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提升南通市民就医的硬件,也让广大市民对未来的健康生活充满了无限想象。与大手笔的建设相呼应,新院“生态和谐、以人为本、智慧赋能”的设计理念同样让人期待。

从空中鸟瞰,新院三层高的门急诊裙房和十三层的住院综合大楼面向主入口形成半围合状,好似一双呵护的手缓缓张开、托举着生命之重。建成后的新院整体被绿色植物所包围,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空中花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结合建筑功能分区,新院还精心打造了“心悦花园、下沉庭院、儿童乐园、康复花园和森林花园”等五大花园,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功能需求,给患者带去自然式就医体验。

为医疗服务注入人文关怀,新院在布局中用“心”推出两大举措,着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建立“岛式”疾病中心,优化就诊体验。新院将打破内外科限制,以疾病为中心建立多样化诊疗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合作的优势,在门诊区域形成一座座方便诊疗的“健康岛”,较大程度上提高诊治质量,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聚合医技资源,优化检查流程。就医过程中,患者或许都曾有辗转多个科室、多个楼层进行检查的经历。为减少患者就诊路线、新院实现空间集约化管理,将大型或复杂医技功能居中布置,优化就诊路线,为患者提供就诊便利。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序幕。新院建设在整合现有信息系统与资源基础上,以服务导向、需求驱动为重点,设计了智能物流、导航导诊、智慧后勤管理、手术衣鞋管理等系统,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医院运行效率,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建成富有特色的智慧医院。依托沪上高端医疗资源携手共建长三角健康服务新高地毋庸讳言,市一院新院(仁济南通医院)建成投用后,医院硬件条件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如何与之配套,让医院的学科发展、人才结构、服务能力、管理理念也达到同样水平,这样一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发展之路如何走?上海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的揭牌给出了答案。

市一院党委书记、院长卢红建表示,在对比分析相关合作模式后,结合南通实际,两院创新合作共建模式,量身定制了“一体多翼、一科一策,多方共建、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上海仁济医院深度合作为主体,同时积极对接国内其他名院、名科、名医资源,推动专科优势互补、科研平台共享,迅速提升市一院新院服务能级,增强综合竞争力。高质量发展,为的是高品质生活。“一切奋斗努力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江海百姓的健康需求。”卢红建表示,随着两院共建合作的不断推进,市一院将会在医技水平、医疗服务、科研领域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通过打造一所“南通本地的上海医院”,全方位、全流程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百姓免去来往奔波之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切实提高全市卫生健康保障水平,为“健康南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江海南通

效果图源 | 南通发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