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南通中创区:集聚创新动能,打造创新高地

江苏科技 2018-09-22 09:14: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初秋时节,走马南通中央创新区,处处是扑面而来的建设热潮: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一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建设;形似巨大宝葫芦的紫琅湖已基本成型,湖心碧波荡漾,堤岸绿树成荫;沿湖而建的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皆已完成桩基工程;中央森林公园正进行园路铺装,年底将全部完工…… 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是南

初秋时节,走马南通中央创新区,处处是扑面而来的建设热潮: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一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建设;形似巨大宝葫芦的紫琅湖已基本成型,湖心碧波荡漾,堤岸绿树成荫;沿湖而建的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皆已完成桩基工程;中央森林公园正进行园路铺装,年底将全部完工……

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是南通全力打造的未来“城市之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城市中心,更是为城市创新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动力的心脏。据介绍,目前,中创区内有超过40家建设单位、1万名建设者在同时施工,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雏形、五年初见效、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中创区正逐步揭去面纱,从震撼人心的规划蓝图变成江海大地上的现实模样。

高点布局   “科创特区”蓬勃崛起

如果说8500多平方公里的南通是一个巨大的棋盘,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只能算是一枚小小的棋子。然而,这枚棋子却有着千钧力道,承载着整座城市创新转型、跨越发展的雄心。

南通正迎来强劲的发展“风口”:“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在南通叠加;在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中,南通成为少有在两个重点功能区中担当重任的设区市。但同时,南通也面临艰难的转型“关口”:产业发展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新兴产业占比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省委也对南通发展提出新定位,要求南通努力成为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争当全省解放思想跨越赶超的先锋、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新时代全省干事创业的先锋。

如何破局?唯有依靠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南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作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少有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央创新区,正是南通打造“创新之都”的破题之作和龙头工程。南通决策层认为,创新最重要的是浓度。只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创意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才会产生聚合裂变效应,形成爆发力和驱动力。南通建设“创新之都”,亟需打造一个人才高地和科创特区。

经过反复认证,在崇川区、通州区和开发区交界处一块沉寂多年的土地上,中央创新区铿锵落子。翻开地图可以发现,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与中央商务区直线距离仅2公里左右,可实现创新功能与生活功能“双眼互动”,共同提升新城区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又可与正在实施生态修复的五山及沿江地区一起,实现功能核与景观核“双核互动”,推动南通中心城市向功能与生态融合型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紧邻南通大学,符合国内外诸多科创中心与大学相邻而建的一般规律。

一子落而满盘活。在南通决策层的战略构想中,中央创新区要以一流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科研环境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区、沪通创新资源合作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以及南通未来城市核心。中创区承担着培强创新主体、做优创新平台、汇聚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等重大战略任务,将立足南通“3+3+N”重点产业转型发展,高度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筹布局生物材料、智慧建筑等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100家国内行业骨干创新型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锁定“核心”   人才需要什么就规划建什么

中央创新区怎么建?南通的答案是:围绕一个核心——人才。人才需要什么,就规划建设什么。

南通市科技局局长李吉平对此感受深刻,“以前招商引资,人跟着资本走;现在情况不一样,是资本跟着人才走,技术和创新都在人才团队里。搞创新,首先要聚才!”

围绕怎么集聚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南通邀请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担纲,历经数月精心打磨,绘就中央创新区“一带四中心”发展蓝图:“一带”,即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四中心”,即科创中心、文创中心、会展中心、医学中心。

科创中心规划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文创中心先期规划建设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等,医学中心以一所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先导,会展中心则按照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会展中心的定位,包括南通国际博览中心、南通国际会议中心等。此外,中央创新区还注重发挥南通基础教育优势,新建创新一小、创新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教育配套,为科创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

“中创区将较好的环境、较好的地段都留给了科创企业和公共载体。”中创区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陈琦说,中创区总建筑体量约1300万平方米,其中科创载体及为科创载体配套的人才公寓、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建筑的体量占70%左右,科创载体都分布在紫琅湖和森林公园的周边,紫琅湖沿湖区域没有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更令各类人才心动的是,南通还为中创区招才引智大手笔打造了“两个一百”政策支持框架:建立“100亿元科创基金”,通过科技专项资金、科创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渠道,对招引落户的创新创业主体,从研发用房提供、设施设备购买、科研经费支持、开展合作办学、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激励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支持;建设“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引进品牌开发企业实施一体化设计、建设、管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智能家居一应俱全,通过优惠价销售套房、优惠价租赁单身公寓等方式让人才安居乐业。

“作为一个地级市,南通出台‘两个一百’政策很有魄力,对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项目非常有吸引力。”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陆建华表示,作为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的名誉院长,他将结合中央创新区建设,输出创新技术、孵化有创造力的企业。

“双优生态”   吸引高端科创资源加速集聚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中央创新区全力打造自然环境生态优美、创业创新生态优越的“双优生态”。

自然环境生态令人神往。规划建设的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包括89公顷水面、65公顷绿地和北部111公顷森林公园,通过全面修复、拓展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景观,形成一条绿地生态轴带,整个区域内绿地率达到20.7%,水面率达到11.2%。

创新创业生态振奋人心。中央创新区将集成政、产、学、研、资、介等要素资源,构建由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科技金融、高校服务、创新文化“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瞄准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为更好更快地推进建设,中央创新区创新机制,既有别于一般园区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也有别于一些创新载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而是采取“委员会+办公室+国有公司”的方式,既充分发挥行政、企业和市场等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又厘清边界、明确责任,较大限度提高组织推进效率。

中央创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拥军介绍,基于中央创新区的科技创新目标定位,南通成立了高等研究院,重点瞄准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含研究生培养基地)、企业研发中心与总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科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8大类招引对象,大力招引科技型项目和“双创”型人才,努力把中央创新区打造成南通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策源地和主引擎。

从规划设计开始,中创区就以鲜明的创新特质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创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先后承办了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中央创新区院士专家咨询会、光电子—新微技术论坛、中创区北京投资环境说明会、上海中创区投资环境专题推介、2018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南通论坛等多项活动,在科创企业和人才中产生广泛影响。

9月12日,南通市将举办中央创新区招商推介会,现场发布双招双引重磅优惠政策,包括《关于支持南通高等研究院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含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在中创区兴办研发机构的政策意见(试行)》《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中创区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关于鼓励创投机构在中创区落户集聚的政策意见(试行)》《南通中央创新区人才安居实施办法(试行)》等,将在多个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兴办研发机构,鼓励创投机构落户、促进科研团队与基金有效对接,支持知名科研院所设立研发机构。

“中创区的招商形势非常好,各类创新要素正加速向‘科创特区’集聚。”胡拥军说,参加本次推介会的企事业单位近300家,其中,高校及科研院所66家,龙头企业86家,新型研发机构客商91家,创投机构50家,邀请到各类嘉宾近400人。推介会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通新微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王浩院士土木工程无损检测等15个科技型项目有望正式签约。

据介绍,中央创新区已设立一个小目标:到2020年,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科创中心一期工程竣工交付时,入驻率达到80%以上。

来源:新华日报

聚力创新

引领江苏发展转型升级

微信公众号:JiangSu_ST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